第一百三十五章

左木茶茶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豆腐小说网 www.dftxt.com,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五章

    闻言, 正在整理东西的另一个人回道,“听着是有些吃亏, 不过不说别人了, 我都想要买呢。”

    买一斤送半斤,那不是掉下来的馅饼儿吗?

    这搁在谁身上不动心的。

    “那是你,”谢姐翻了个白眼, 从兜里拿起一把瓜子一边磕着一边道, “我可不想要,谁知道他们是在哪里拿的货, 这政策才刚开始呢, 他们立马就开店了, 要说这货是见得光的, 我不信。”

    “也不能这么说, 这政策也不是才开始, 去年年底人家沿海就开始个体经济的发展了,”和她年纪差不多大的人姓李,李姐的脾气好, 对待乡民的态度也不错, 所以比较受来供销社买东西人的喜欢。

    听谢姐怼自己, 李姐只是笑了笑解释了一番。

    谢姐最不喜欢她这笑眯眯的样子, 好像自己就是个坏人, 啥好事儿都是她做的。

    “反正我不信,瞧着吧, 过几天肯定吃出事儿。”

    谢姐踢了一下脚边的空箱子, “你不是爱捡这些破东西回去吗?这还有一个。”

    “好, ”李姐弯腰把空箱子拿走了,见她去了仓库那边。

    谢姐再次翻了个白眼, 嘴里骂道,“穷酸样。”

    赵保国这会儿刚过来卸货,见李姐过来,便打了声招呼,要说二人还是亲戚关系呢,赵保国能进供销社干活儿,也有李姐的功劳。

    “姐,这的箱子我都叠好了,你待会儿回去直接提着就走。”

    赵保国指了指墙角处的那一叠纸箱子说。

    “好,”李姐见他们把货都清算好一一整理到原处后,低声跟赵保国道,“面馆对面开了一家杂货铺,我听说那青果糖买一斤送半斤呢,你等下得空帮姐买两斤。”

    “我也正想去买呢,”赵保国想到自家孩子,“到时候我一起买了。”

    “成,”说完,李姐把两毛钱塞给他,赵保国不要就被她踢了一脚,“给我拿着,不骂你你还不行了。”

    赵保国无奈一笑,等把手里的活儿全部做完后,这才和几个兄弟去杂货铺那边,结果到了那,发现排队的人还挺多。

    “这人真多啊,”同行的一汉子惊讶道。

    排在他们前面的一汉子闻言转头笑了一声,“买一斤送半斤,这一斤半的糖才一毛钱,谁都想买,我家五个孩子呢,每次去供销社都得买好几毛的钱,这下好了,我在这杂货铺买几毛钱的,可够他们吃好久了。”

    身为供销社的人,听到这话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有些便宜。

    “要十斤?那就是送五斤啊,同志我好心提醒你啊,这天气越来越热,糖放久了可是会化的,化了就得招蚂蚁,那是又浪费又脏,吃多少买多少比较好。”

    杨继西麻利地给上一位客人称好青果糖递过去,就听下一个客人说要十斤,于是好心提醒。

    那人也是好脾气,闻言解释了一番,“我家可吃不了这么多,这不是帮几家人带点回去吗?”

    “这样啊,来十斤一共送五斤,加起来是十五斤,同志你看看称对不对,”杨继西把称递过去给他看。

    “对的对的,”那人仔细看了看后,连连点头。

    “你这称得多,我送你几颗,路上甜甜嘴,”杨继西随手又抓了五六颗塞到那人的兜里,然后把那一大布袋青果糖递过去。

    这布袋是客人自己给的,倒是不用他们再装袋子了。

    “哎哟,谢谢谢谢,”那人笑眯眯地接过,又看了眼后面的货架,指着其中一个东西问道,“那是啥?”

    孙桂芳笑着过去拿了过来给他到一旁看,这样下一个客人就能继续买糖,“这是雪花膏。”

    “我给我媳妇儿买过,可盒子不是这样子的。”

    客人疑惑道。

    “这是从南城进回来的货,虽然盒子不一样,可您看着,”孙桂芳把盒子翻过来,示意他看盒子下方的字,“是一个牌子的。”

    “原来是这样,”客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那给我拿两盒吧,我媳妇儿一盒,我娘一盒。”

    “会疼媳妇儿的家里的日子一定过得旺。”

    杨继西抽空夸了一句,还没等客人客气客气,他就转头夸向了自己,“比如我。”

    “哎呀干你的活儿,”孙桂芳脸一红,轻轻打了一下他的手臂。

    前排的客人们见此都是一笑,有人还起哄了几句,排在后面的赵保国总觉得前面说话人的声音有些耳熟,于是往旁边走了几步,往前一看,好家伙,这不是姑姑家的表弟和表弟妹吗?!

    再看那牌子,杨记杂货铺,哎哟!还真是杨继西他们啊!

    赵保国有些激动,想了想后,跟同行的人说自己有点事,得先走,并没有和他们一起排队。

    他先回了趟家,本意是怕杨继西他们瞧见自己和朋友在一起,万一不收钱那就不好了,本来就是亏本生意,所以准备等人少一点的时候再去买。

    结果刚到家,孩子就小跑过来,往他手里塞了几颗糖,他定眼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杨继西他们卖的青果糖吗?

    “你们去继西他们家的杂货铺买的?”

    他一把抱起娃,走进堂屋问家人。

    周文心正和公婆在说过两天去吃喜酒的事儿呢,闻言笑着指了指桌上那一袋糖,“啥买啊,姑父今儿一早送了好几斤过来,说他们开了杂货铺,我这一直忙,还没来得及去看桂芳他们。”

    “是啊,”赵母笑道,“让人不好意思,拿了这么多糖,我想把上次你舅舅送的烟给他,他还不要,说和继西一样戒了,你瞧瞧人家,我还数落了你爸呢,这会儿我也说说你。”

    赵母提起抽烟不好,让他们父子二人少抽,最好是能戒咯。

    “我见过继西好几次,人家那精神气,一看就是好身体,你们要是戒了烟,那身体一定也好!”

    末了还这么总结着。

    赵保国抱着孩子就赶紧溜了,要他也戒酒没问题,戒烟可太痛苦了。

    没多久赵父也被数落出来了,三人索性在院子里待着,不进屋。

    这边杨继西和孙桂芳好不容易忙完,正坐在长桌那喝茶呢。

    偶尔也有一两个人过来买东西,杨继西让孙桂芳歇着,自己三两下就搞定了。

    孙桂芳拿出账本,细细算了算后,小声道,“青果糖我们是纯利,今儿卖了五十八块钱呢!”

    “不错不错,空间里还有几百斤,等这三天过了,就是正常的一毛一斤了。”

    杨继西笑道。

    “是啊是啊,鸡蛋也卖了不少,”孙桂芳露出大大的笑,看了看身后少了一点东西的货架,“得补上好看些。”

    “我来补,你歇着,”杨继西一口把搪瓷杯里的茶水全喝了,起身看了看缺啥货,进去一一拿出来补上。

    孙桂芳把水给杨继西满上,继续看账本,瞧瞧自己有啥漏了没。

    “嫂子,哥,”刘章提着一刀肉过来,“恭喜恭喜了,来,晚上炒着吃。”

    他拿的一道瘦肉,因为嫣嫣喜欢吃瘦肉,所以他就拿的偏瘦的。

    “谢了,晚上就在这吃,我们今儿晚上不回家,”杨继西应着,孙桂芳把肉接过去放到灶房。

    然后又给刘章倒了碗水,刘章不怎么爱喝茶。

    “守在铺子上安全些,”刘章赞成地点头。

    刘章并没有坐多久就回家了,早在准备开店前,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就挨个给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送去了青果糖,所以这次杨继西和孙桂芳没给糖,而是给了点小零食。

    结果刘章一个没要,转身就跑了。

    灶房里除了刘章送过来的肉外,还有早上杨继西他们拿过来的菜,都是在地里现摘的。

    眼瞅着快六点了,杨继西便去做饭了,他正在切肉丝呢,就听外面忽然热闹了起来,于是赶紧洗了手出去,怕孙桂芳一个人忙不过来。

    结果发现是周文心夫妇过来了,他们还拿了点米糖过来。

    “知道你们店里啥都有,这米糖啊是我自己做的,你们尝尝看,”周文心笑道。

    “表姐的手可真巧,”孙桂芳一脸惊叹地看向那米糖。

    “都是闲着没事儿弄的,”周文心掩嘴一笑,杨继西和赵保国说了一会儿话。

    然后就让他们坐着,自己去做饭,晚上就在这吃,赵保国他们自然不愿意,没说几句话,便回去了。

    夫妻二人吃了饭后,见天都黑了,也没啥人来,于是把大门给关了,一起洗漱完了后便一人提着豆油灯,一人拿着账本和笔进屋了。

    “今天一共有62元8毛7分,青果糖就有60元零5毛钱,”孙桂芳露出大大的笑,“很不错了。”

    “确实很不错,今儿这张开得好啊,”杨继西笑眯眯地点头,“明天娘过来帮忙,我回去问问队长东西弄好没有,到时候就挂在我们小卖部墙上,让大伙儿都能看见,我们是正正经经,通过政策光明正大做生意的,可不是乱来的。”

    他早就想过很多种出事的可能了,所以为了避免那些“脏东西”他也做了准备的。

    “嗯,”孙桂芳又数了一次钱,这才把钱袋交给杨继西放在空间里,靠着杨继西没多久就睡着了。

    今儿一大早就出门,来到铺子里又忙了一天,是有些累。

    杨继西抱着她没多久也睡过去了。

    镇上不比老家安静,大街上偶尔有车路过的声音,这让二人有些不习惯,不过总的来说睡得还不错。

    杨二奶奶昨晚上却睡得不好,就怕他们生意不行,没吃早饭也没带嫣嫣,着急忙慌地来到镇上。

    这会儿杨继西他们正在吃早饭,稀饭加泡萝卜,这泡萝卜是杨继西直接在家拿了一罐子来,味道好得很。

    “娘,您咋这么早就来了,”见她满头是汗,杨继西和孙桂芳赶紧挪开长桌,让她进来。

    “我心里惦记,就想着快些来,”杨二奶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快,洗把脸,”孙桂芳带着杨二奶奶去灶房外面的小院子洗脸,顺带还上了个茅厕。

    茅厕就在院子的另一头。

    而这边的杨继西则是去对面的国营面馆买了几个肉包子回来,看见那包子,杨二奶奶就知道咋回事,她笑骂道,“我是客人啊?自家人还搞这一套。”

    “我本来就想吃包子,”杨继西笑道,“这不是刚做生意,想着省着点就没买,您来了,我这不是有了借口吗?”

    “是啊娘,其实我也想吃,”孙桂芳指了指对面放在桌子上冒着热气的大蒸笼,“这味儿实在是太香了。”

    “听你们鬼扯,我在家亏待你们了?”

    杨二奶奶轻哼一声,在洗脸的时候得知他们昨儿赚了不少钱,她这提着的心也放下了,“快吃吧,待会儿我留下帮忙,继西回去看看茶林,听继康说茶树有几棵出了点问题,得瞧瞧。”

    “我就是这么打算的,”杨继西点头。

    “还有件事,我和你们爹昨晚也说过,”杨二奶奶语重心长道,“咱们做生意那没毛病,但千万别忘了本,咱们是庄稼人,地里的活儿可不能说抛就抛。”

    “娘您放心吧,”孙桂芳安抚她道,“哪怕再挣钱,那也没有地里来的粮食踏实,您是这个意思吧?”

    “对对对,”杨二奶奶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那您放心,”孙桂芳笑道,“我们都商量好了,争取两手抓,趁着咱们年轻多干点。”

    “那也不能干太多,得顾着点身体,”杨二奶奶又道。

    “您说得对,”杨继西先吃完,他把自己的碗筷拿到灶房放好,出来时背着一个背篓,“那我就先回去了。”

    “行,”孙桂芳和杨二奶奶点头。

    杨继西并没有立马回生产队,而是先去买了两斤肉,一斤送到铺子里,一斤带回家,他还去买了几个肉包子,带回去给杨二爷爷还有嫣嫣吃。

    铺子这边很快就忙碌起来了,今儿来的人更多。

    毕竟这买一斤送半斤只有三天的时间,昨天已经过去一天了,这不抓紧来了吗?

    这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多得哟。

    好在杨二奶奶称青果糖利索得很,孙桂芳的数学也十分有长进,虽然刚开始有些慌乱,但越发熟练后,倒是配合得不错。

    杨继西早上起来就把空间里所有的青果糖都拿出来放在房间了,所以这边称完没了,孙桂芳就回房间提一布袋过来。

    这边杨继西回到家时,也才九点多,嫣嫣和杨二爷爷刚放牛回来,见桌上放着肉包子,嫣嫣却张口问起孙桂芳去哪里了。

    “过两天就带嫣嫣去看妈妈,”杨继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然后就去了茶林。

    副队长和杨继康都在那边。

    正蹲在那,扯着一根茶枝瞧着。

    杨继西凑过去一看,好家伙,只见这茶枝根上爬满了小小的虫。

    “不少呢,这边也有,”杨继康见他来,先给他说了一下情况,然后又带着他去另一边看了看。

    “得打药,”杨继西说。

    “去年也打了,可今年一看,去年打过的那些生了虫的茶枝都枯了,浪费了药。”

    副队长摇头。

    “那咱们请之前那位教我们的人瞧瞧呗,”杨继西又说。

    “这倒是个法子,就是不知道人家有没有空来。”

    “那也比干等着强。”

    杨继西想着自己反正也要去县城走一趟,于是便对副队长说自己去请。

    副队长见他对茶林这么关心,也十分欣慰,“你小子真不错啊,又是开铺子又是跑这边,怎么样,生意如何?”

    关于杨继西开铺子的事儿,昨天就在队里传开了,也是有人听说镇上开了一间杂货铺,啥都卖,而且好些东西比供销社还要好看。

    又得知买糖居然是买一斤送半斤,这不,拉着几个人去买,才发现老板是杨继西夫妇,这回来立马就传开了。

    杨继西回来时,就被好些人问起他的生意咋样了,现在听副队长这么问,杨继西笑着说还行还行。

    从茶林下来后,杨继西直奔队长家去,队长又受伤了,说是干活的时候没注意滑下山坡,这不,扭伤了脚,现在还躺在家里呢。

    “东西在这呢,”队长其实自己觉得没啥严重的,只是媳妇儿和老娘盯着他,他只能躺着了,“这上面公社是盖了章的,这下面,得你去县里找商局的人盖章签字。”

    “谢谢队长,”杨继西笑眯眯地收起来,顺带把从空间拿出来的两斤青果糖放在桌上,“给孩子们甜甜嘴。”

    “你咋这么客气呢,”队长瞪了他一眼又道,“其实没必要找商局的人盖章签字了,就公社这儿的也足够了。”

    “难防小人口舌,我还是办周全点好。”

    这也算是“营业执照”的一类了。

    “你考虑得有道理啊,”队长意外地看了看他,接着点头道,“咱们的政策越来越好,你跟着政策走准没错,给你透个底,要是能把咱们这片区带起头来,年底县里还要给你个奖励呢!”

    “那就太感谢了,怎么说也是我自己占了便宜,”杨继西笑。

    毕竟生意是自己做,钱也是自己挣的,带着别人挣钱,那不就是顺手的事儿吗?

    他回家跟杨二爷爷说了一声后,抱了抱嫣嫣,便赶去县里了。

    嫣嫣站在院门口,看着他渐渐远去,杨二爷爷瞧见后,赶紧把人抱起来哄着,“这两天爸爸妈妈忙,等忙完了,咱们就能和以前那样天天见到他们了。”

    “嫣嫣知道,”嫣嫣抓住杨二爷爷的肩膀小声道,“妈妈说和爸爸还有奶奶赚钱去了,会给我和爷爷买好看的衣服,好吃的东西,我们要听话,乖乖在家。”

    “是了是了,嫣嫣可真明白,比爷爷还明白呢,”杨二爷爷笑眯眯地放下她,“去找姐姐们玩儿?”

    “好!”

    爷孙二人吃饭是在杨大奶奶家吃的,就杨二爷爷那厨艺,他怕把嫣嫣吃坏咯。

    其实也不至于难吃,就是做饭糙了点,怕嫣嫣吃不习惯。

    杨继西到了镇上后,先去铺子上吃午饭,吃了午饭就找了辆顺风车去了县城。

    带着公社盖了章、签字了的说明来到了商局,很快就被领到一个负责人面前。

    对方仔细看了公社写的说明后,连连点头,“小伙子,你干得好啊,推动经济,那就是推动咱们这的发展,我期待你这生意越做越大。”

    说着,便也跟着在下面写了几排说明,最后盖上章,签了字。

    还跟杨继西说这个方法好,以后努力推广,让做生意的人都能挂着这个东西,表明是通过了审查然后做生意的。

    杨继西笑了笑,跟对方道了谢后,便提着三斤青果糖去东门巷看张姨,顺带收租。

    巧的是吴翠芬正在张姨这串门,见他来赶紧回家拿了钱,“我还正和张姨说呢,你们这么久没来县城,怕不是忘记还有租金要收。”

    这是今年上半年的租金。

    杨继西笑着接过钱,“这不是想起后立马就来了吗?”

    吴翠芬表示房子他们很爱护,住着也舒服,等两年手里宽裕了,房租就一年一年的交。

    杨继西也没想到她在张姨这,这提过来的糖也不好抓出来给她,好在张姨解了他的尴尬,直接往吴翠芬兜里抓了两把青果糖。

    “这是我侄儿自家卖的青果糖,你拿回去给孩子吃。”

    “谢谢谢谢,”吴翠芬有些不好意思,一听杨继西都在开店了,心里有些感慨。

    等杨继西走后,傍晚张爱民回来时,吴翠芬就指着桌上的青果糖笑道,“今儿杨继西同志来了,我把上半年的房租交了,他还给了咱们好些糖呢。”

    “你咋要了这么多呢?要两颗就行了,”张爱民看着脸都有些红。

    “你以为我不想推辞啊,”吴翠芬轻哼一声,“这不是不好推吗?哦,我一个女同志,为了点糖和人家男同志推推搡搡的,被人说了闲话好听啊?”

    即便张姨在,万一有人就喜欢乱说话呢。

    张爱民一愣,随即点头,“你考虑得周全。”

    “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吴翠芬想了想,把菜篮子放在一旁,坐下拉住张爱民的手道,“杨同志他们自己开了铺子了,你说我要不要开一个?咱们也不用铺子,就在咱们这门前摆,我这包饺子的手艺你是知道的。”

    “东门巷这么多人呢,你说我这生意能做吗?”

    “做!我支持你!”

    张爱民连连点头。

    杨继西回到铺子这边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

    他找了好久的车,才碰见一个要路过他们镇子的。

    “啥时候我们也买一辆车,到时候去哪里都方便了。”

    吃着孙桂芳她们留的饭,杨继西说了一句。

    杨二奶奶闻言笑道,“那你也得会开啊,你会开车吗?”

    “不会,”杨继西摇头,“但可以学嘛,大舅不是会开车吗?我找个机会拜他为师。”

    “那你得有车才能学啊,”孙桂芳说。

    “是哦,”杨继西挠头,这会儿买车是不行的,不划算啊,他没有经常跑别的地方,“那就再看看。”

    “吃你的饭吧,吃了饭你算算今儿的钱,我和桂芳算完还是觉得不怎么真,你得再算算。”

    杨二奶奶说。

    “成,”杨继西吃好饭后,就把账本拿过去,在豆油灯下把今儿卖的东西一一算了一遍,“桂芳算得也没错,就是忘记把成本抛开了。”

    “哎呀,我就说咋多了那么多呢,”孙桂芳一拍腿,“减去后有多少?”

    “比昨天多十块呢,”杨继西笑道,他们减去的成本是货架上的东西,不是青果,杨二奶奶不知道,夫妻二人心里清楚。

    “好啊,”杨二奶奶笑眯眯地点头,“这两天就有一百多了,不过明儿一过就不知道是多少。”

    “再怎么也是赚的,”杨继西倒是不担心这个问题,“我明儿等到人就回队里看茶树去,后天把嫣嫣带过来,我怕她想你们了。”

    “你一提,我就更想了。”

    杨二奶奶抿了抿唇道,“自打嫣嫣出生后,我们哪里分开过这么长时间啊。”

    “可不,”孙桂芳点头,“也不知道这孩子晚上睡觉听话不。”

    嫣嫣没和杨二爷爷睡,而是和欢欢姐妹睡的,由杨继康夫妇照看。

    杨二爷爷怕自己把孩子弄着凉了,所以不敢自己带着睡。

    他睡觉不是个规矩的,杨继春几姐妹小时候没少受他“连累”生病。

    所以杨二爷爷很有自知之明。

    把盖了章并且签好字的纸用透明的盒子装起来后,直接把盒子挂在进堂屋门的门上方后,杨继西才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杨继西在约定的地方等到了那位看茶树的师傅,二人一道回了田家岗生产队,师傅看完茶林后,提出了一堆建议,中午师傅在副队长家吃的饭,因为队长受了伤,不好招待。

    下午杨继西他们就忙着护理茶林,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那师傅再次检查茶枝后,表示问题解决了,杨继西才背着嫣嫣,和师傅一道去了镇上。

    杨继西给师傅找了车送他走后,这才背着嫣嫣去铺子里。

    这会儿铺子里正忙着呢,嫣嫣看见这么多人,妈妈和奶奶忙得汗水都出来了,赶紧让杨继西放自己下来,“爸爸帮忙。”

    “好,那你乖乖的,不准出去啊。”

    杨继西是从灶房那边的小门进来的,进屋后就把小门别上了,叮嘱了嫣嫣一番,便去帮忙了。

    杨二奶奶看见嫣嫣后,立马眉开眼笑地抱起她,“想奶奶没?”

    “想了想了,”嫣嫣连连点头,看着货架上的东西,咽了咽口水。

    “嫣嫣今天是不是吃过糖了?”

    “吃过了,不吃了。”

    嫣嫣立马收拾视线,接着抬起小手给杨二奶奶擦汗水,“奶奶不累。”

    “不累不累,精神得很呢,”杨二奶奶笑眯眯地抱着她去了堂屋。

    这边杨继西让孙桂芳也去休息,可孙桂芳不愿意,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让她极为上头。

    等最后一位客人走后,杨继西甩了两下有些酸的手臂,“明儿就没这么忙了。”

    “是啊,今天好些人问我是不是明天就不送了,我说是,”孙桂芳也在揉着手臂,“看他们一脸失望,我还有些不好意思。”

    “还有一件事呢,”孙桂芳微微皱眉,“今儿有人过来说我们进货的地方不详,东西到底能不能吃不能保证啥的,我就指着门上的东西大声地给她念了一番,还让她自己看上面的盖章和签字日期,刚开始她还咄咄逼人,后面就灰溜溜地走了。”

    “也是娘厉害,把她怼得说话都结巴了。”孙桂芳想起对方的样子就想笑。

    “找麻烦是肯定的,只是来得倒是有些晚,我还以为第一天就有人来呢。”

    杨继西说。

    “今儿大嫂也来了,买了两斤青果糖,要不是排队的人多,她还想问我啥话。”

    孙桂芳又说起沈凤仙。

    “咱们开铺子,三房肯定是不敢相信的,等我回队里,三叔说不定还会找我说话,”杨继西扬眉,“这两天我忙,都避着他们,他们想找我没找成罢了。”

    晚上在康嫂家吃了饭就带着孩子回去洗漱睡觉了,杨老汉和杨老婆子找过来时,灯都熄了,能好意思敲门吗?

    “吃面了,”杨二奶奶在灶房喊了一声。

    嫣嫣端着一碗炒鸡蛋出来,孙桂芳赶紧接过手放在桌上,杨继西也进灶房帮着端面。

    吃面时用木勺舀点炒鸡蛋放在面上一起吃,味道还不错的。

    当然还有带来的辣椒酱。

    嫣嫣就没有,她自己吃着面,听着三人说起今儿闹事的人,吃完后还自己去洗漱,然后在奶奶怀里躺一会,妈妈怀里躺一会儿,最后又好奇地去货架那边看。

    “你怎么能进去呢?”

    忽然,一个女娃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嫣嫣扭头看过去,只见门口站在一穿着青色上衣,黑色裤子,全身上下都干干净净,长得也挺好看的姑娘,瞧着和欢欢她们一般大。

    见嫣嫣盯着自己不说话,这小姑娘叹了口气,朝她伸出手,“这是不能进去的,来,我牵你你出来吧。”

    “我不出来,”嫣嫣背着手走过去,“你要买东西吗?”

    小姑娘一愣,歪头看了看她后才道,“你是孙姨家的孩子吗?”

    “孙姨是谁?”

    “就是这里的老板娘,长得很好看,说话也很温柔的孙姨。”

    正在小姑娘解释的时候,孙桂芳出来了,见到小姑娘和嫣嫣在说话,便上前移开长桌,让小姑娘进来。

    “嫣嫣,这是隔壁柳婆婆家的姐姐,叫柳小芸,你要称呼她小芸姐姐,小芸,这是孙姨的女儿,叫嫣嫣。”

    孙桂芳给二人介绍着。

    “小芸姐姐,”嫣嫣乖巧喊着。

    柳小芸抿了抿唇,看向孙桂芳的眼睛有些红,“孙姨,那我还能过来找您吗?”

    “可以啊,”孙桂芳摸了摸她的脑袋,“随时过来。”

    听到这话,柳小芸露出一抹笑,接着拿出一毛钱,“我想买青果糖。”

    “好。”

    孙桂芳收了钱,给她称了一斤半,还弯腰给柳小芸看了看。

    柳小芸像个小大人一样点头,“是对的。”

    嫣嫣好奇地盯着她看,见柳小芸看过来,她还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回应对方,这倒是让柳小芸不好意思了,提着糖就赶紧跑回家。

    得亏这会儿还能瞧见一点,不然可会摔的,孙桂芳在后面让她慢点走,柳小芸还应着呢。

    “妈妈,小芸姐姐是不是怕你不对她好了?”

    在孙桂芳关上大门时,嫣嫣问道。

    孙桂芳扣上门,转身抱起嫣嫣,提着豆油灯进了堂屋,“以后在镇上就和小芸姐姐玩儿,在老家就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好不好?”

    她没有正面回答嫣嫣的话。

    嫣嫣也很快被转移了话题,点着头,晚上是和杨二奶奶一起睡的。

    孙桂芳说起隔壁柳老婆子家,她这几天一直在这,和邻居也熟悉了许多,“柳婶子的大儿媳,也就是小芸的亲妈,路过护城河时,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自己却没能爬起来,那个时候小芸才满一岁。”

    “这孩子是喝她二婶的奶水长大的,因为没有亲娘在身边,瞧见别的孩子冲爹妈撒娇就羡慕得很,只因为她奶奶说她妈妈说话温柔,长得也好看,所以她觉得妈妈就应该是我这样的,这两天很喜欢找我。”

    为此柳老婆子还特意找过孙桂芳,请她千万别介意。

    “她爹呢?”

    杨继西微微皱眉,这孩子明显没有安全感,那做父亲也有责任。

    孙桂芳又叹了口气,“在小芸一岁多的时候,重新娶了一个,因为是工人,所以在县里待着。”

    “他现在的媳妇儿也跟着过去了?”

    “过去了,小芸的弟弟都好几个月了,听柳婶的意思,是不想回来,就带着孩子过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

    杨继西听得火冒三丈,“小芸就不是他的孩子了?”

    “他倒是提过带小芸一道去县里过,可他媳妇儿背地里跟柳婶说,这要是跟着去了,磕着碰着可别怪她,这话可把柳婶吓住了,不敢让小芸跟着去,这不,小芸现在和她奶奶还有二叔一家过日子。”